表1 2021年國產化學發光頭部企業國內銷售猜測
廠家(自己猜) |
2021銷售(億元) |
Δ2021 |
2020銷售(億元) |
1 |
23.0±5.0 |
?? |
14±1 |
2 |
17.1±0.5 |
30% |
13.22±0.5 |
3 |
17.0±1.0 |
30%±2% |
13 |
4 |
6.47±0.23 |
35%±5% |
5.2 |
5 |
5.4 |
52.11% |
3.5 |
注:數據來源成謎
前期預測文章詳見鏈接
分子項目重視程度空前提升,呼吸道聯檢火速審批。
核酸檢測常態化,幾百億一個月GDP都留好了。核酸亭子、核酸車子有望成為新生意。
新冠抗原一看就是沒有背書,充分競爭下國內毛利很低。國際防疫平躺,抗原需求下降,難見大單。期待政策調整,畢竟下半年開貳零大,q2經濟數據要發布。政治經濟雙壓力下,防疫政策成了重點。詳見前期預測。
醫保沒錢,支付政策大面積調整。發光增速必然下降,保銷售額就降毛利,保毛利就降銷售額增速。
國際形勢來講,保證醫療不斷供,需要國產。國家政策會加碼扶持國產。
客戶認知來講,原來超大醫院中心實驗室以全套進口設備為榮,如今以頂尖科學家團隊和科研成果為榮。檢驗設備是工具,工具為人服務,進口權威性下降,行業標準化提升,結果互認用誰家都一樣。
國產企業敬業精神來講,羅氏、雅培為中國客戶改過試劑嗎?國產企業在不斷進步,會縮小差距,最終實現反超。我國各行各業來看,民族企業家都不只是為了與進口和平共存而奮斗,邁瑞血球已經國內市占第一了,向邁瑞血球學習。
新冠擠占醫療支出,其他病不能不看要更加精益化的看病,drg、dip、結果互認逐漸推行。化學發光企業也需要精益化,降低成本,增加人效。
新技術層出不窮,速度快有多重檢測發光,小型化有多種微流控技術,還有能兼容分子和免疫的各種新檢測技術。發光是現階段免疫檢測技術制高點,但不代表一直是。基礎研究儲備盡早做,才能持續建立技術壁壘,基業長青。
市場部同道躺著賺錢時代已過,還得在新產品新技術行業研究上加把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