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醫學起源于三皇五帝時期的君子時代,是伴隨著先生人類醫學誕生的人體養生學學科,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原始的母系氏族社會人口的大生產運動,除了自然界食物的短缺,還造成了大規模的人口先天性殘疾,炎黃發明了以糧食、醫藥為養生康復內容的生物生殖遺傳技術,催生了農業、醫藥業和血緣生殖系統,后世廣泛豐富了養生康復內容,藥食同飲、體操運動,成為了主流的康復醫學基礎性內容。
康復學科的發展歷程
康復產品的市場需求
根據有關報道: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總量的五分之一。目前,中國共有各類老年社會福利機構3.8萬個,養老床位_0.5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床位僅有8.6張,與發達國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養老床位數50-70張相差甚遠,截止,2020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64億老年人中超過1.8億患有慢性病需要康復治療,其中只有10%的得到治療,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率高達68.18%,其中80%的病人需要治療。所以未來康復市場前景會非常龐大。
據不完全統計,康復產品線全品類大約有超100億市場。下面是有關研究機構就康復醫院增長數量為依據做出的數據分析:
從圖表可以看出:無論是公立康復醫院還是民營康復醫院在數量上都呈現正向增加的趨勢。
國家政策引導
國家在“十三五”期間通過多項政策也對鄉鎮衛生院、中醫醫院的普及率做出了明確的規劃:
充分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提高危急重癥、疑難復雜疾病的中醫診療服務能力和中醫優勢病種的中醫門診診療服務能力。大力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推廣中醫養生保健技術與方法,促進中醫養生保健機構規范發展。推進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精髓,實施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工程。
城鄉居民健康差異進一步縮小,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服務質量、服務效率和群眾滿意度顯著提高,衛生與健康事業國際影響力凸顯,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作出了重要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聲明:本文章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第一時間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