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有關情況。
季節性傳染病高發
各地發熱門診、腸道門診應開盡開
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介紹,近期確實有不少省份出現了像流感和諾如病毒感染等季節性傳染病的聚集性發生,也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流感和諾如病毒的感染都是季節性的傳染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主要是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
01| 流感
流感每年都呈季節性的流行,流感大多屬于自限性疾病,但部分患者因會出現肺炎或者其他并發癥發展成重癥病例,主要是發生在老人、兒童、孕產婦和有一些慢性基礎性疾病的人群。
預防流感的措施主要包括接種疫苗、戴口罩、常洗手,做好通風以及減少人員的聚集。出現流感樣癥狀之后要注意休息和自我隔離,有重癥高危因素的人發病后應當及時就診。
02| 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主要是通過消化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腸炎,主要是通過接觸感染的病人以及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引起傳播。其在環境當中抵抗力比較強,感染后潛伏期短,另外病人的排毒時間也比較長,所以容易在人群間造成傳播。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都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的時期,重點的防控場所主要是學校、托幼機構以及集中供餐的集體單位。
預防措施主要是良好的手衛生,同時做好個人飲食衛生,比如不喝生水,瓜果蔬菜清洗干凈,另外盡可能吃已經做熟的蔬菜,烹飪的食物要做到高溫煮熟。
諾如病毒感染發病以輕癥為主,最主要的癥狀就是上吐下瀉。這個疾病也是屬于自限性疾病,感染以后要注意補充水分,保持電解質平衡,如果有嚴重的嘔吐、腹瀉,有脫水的風險也要及時就醫。
03| 應對措施
針對這些季節性傳染病,國家衛健委已要求各級醫療機構進一步強化預檢分診,發熱門診、腸道門診都要做到應開盡開,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治療藥物,接診的醫生遇到有相關癥狀患者的時候要加強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病因和癥狀給予積極治療,切實保障就診患者的醫療需求。
推進醫療應急救治基地
與緊急醫學救援能力的建設
郭燕紅介紹,新冠疫情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應急管理特別是醫療應急的重要性,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應急體系。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推動醫療應急體系和能力的高質量發展,將以“十四五”期間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的規劃為指引,指導各地進一步強化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
01| 進一步完善醫療應急的指揮體系
建設國家、省、市、縣立體化的醫療應急指揮調度的信息系統,做到指令傳遞快、系統反應有序、基層執行有力。
02| 推進醫療應急救治基地的建設
建設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針對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安全、事故災難等幾大類的突發事件建設醫療應急演訓基地,提高在多場景情形下的醫療應急的處置能力。通過基地建設,構建緊急醫學救援的核心支撐。
03| 對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伍進行提質擴容
目前,我們全國一共有國家級的緊急醫學救援隊伍40支,分為綜合救援、中毒事件的救治和核輻射事件救治三類。
為進一步做好重大疫情救治和突發事件的醫療處置,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按照“十四五”規劃的要求,在全國增設20支左右的國家重大疫情醫療救治的隊伍,負責重大疫情的救治和區域內全國范圍內的支援。同時,提升緊急醫學救援的裝備水平,特別是加強重癥救治的能力。
04| 推進省、市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
此外,我們還要推進省、市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建設,滿足各種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置和重大突發事件快速處置的需求。通過全方位提升緊急醫學救援隊伍的能力,形成我們緊急醫學救援的中堅力量。
國家衛健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全面提升現場緊急醫學救援處置能力和收治能力,進一步提升大批量傷病員的救治和突發事件快速醫療應急處置的能力和反應。建立專業化、規范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提高早期預防、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和有效處置的水平,同時也要發揮我國在全球緊急醫學救援中的作用,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近期的流感與諾如病毒感染后均有發燒等癥狀,針對這些季節性傳染病,國家衛健委已要求各級醫療機構進一步強化預檢分診,各醫院的發熱門診、腸道門診都要做到應開盡開!
聲明:本文章來源的稿件均為轉載,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盡快聯系我們,我們第一時間更正,謝謝!